直言正色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言语正直,仪容严肃。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国渊传》:“每于公朝论议,常直言正色,退无私焉。”
例子直言正色,论不阿谄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二回
基础信息
拼音zhí yán zhèng sè
注音ㄓˊ 一ㄢˊ ㄓㄥˋ ㄙㄜˋ
感情直言正色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响答影随(意思解释)
- 用智铺谋(意思解释)
- 颠沛流离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释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隳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衣锦还乡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欺善怕恶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马牛其风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※ 直言正色的意思解释、直言正色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物美价廉 | 廉:便宜。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姹紫嫣红 | 姹:美丽;嫣:妖艳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红姹紫”。 |
不翼而飞 | 翼:翅膀;不翼:没有翅膀。没有翅膀就飞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;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救经引足 | 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
反戈一击 |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