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杵磨针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
出处明·郑之珍《目连救母·四·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;心坚杵有成针日。 ”
例子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,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,并获儿童书法奖。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,才使铁杵磨针的。
基础信息
拼音tiě chǔ mó zhēn
注音ㄊ一ㄝˇ ㄔㄨˇ ㄇㄛˊ ㄓㄣ
感情铁杵磨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近义词铁杵磨成针、铁杵成针
英语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风言影语(意思解释)
- 林下风致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爱毛反裘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释)
-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(意思解释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释)
- 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(意思解释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释)
※ 铁杵磨针的意思解释、铁杵磨针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穷家富路 | 指居家应节俭,出门则要多带盘缠,免遭困窘。 |
当机立断 | 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 |
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纷红骇绿 | 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