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而不作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;自己并无创新之见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
例子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,都说述而不作,实在是自我作古。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ér bù zuò
注音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
正音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感情述而不作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。
辨形“作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。
谜语口试
近义词人云亦云、照本宣科
反义词独树一帜、别开生面
英语elaborate others'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祖传秘方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※ 述而不作的意思解释、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亲上作亲 | 亲戚间再结姻亲。 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素:从来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 |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。 |
犬马恋主 | 喻臣下眷怀君上。 |
有胆有识 |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。 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鼻青脸肿 | 鼻子发青,脸都肿起来,形容被打得很惨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临危受命 |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惊鸿艳影 | 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
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饿殍遍野 |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轰轰烈烈 |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
争分夺秒 | 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