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于言,敏于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例子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李广》:“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,为邢、魏之亚,而讷于言,敏于行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è yú yán,mǐn yú xíng
注音ㄋㄜˋ ㄩˊ 一ㄢˊ,ㄇ一ㄣˇ ㄩˊ ㄒ一ㄥˊ
感情讷于言,敏于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敏行讷言
英语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经邦论道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多谋善虑(意思解释)
- 天之骄子(意思解释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※ 讷于言,敏于行的意思解释、讷于言,敏于行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及时应令 |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。 |
遏恶扬善 | 遏:阻止;扬:宣扬。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 |
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 |
因噎废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老牛舐犊 |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