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而不露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董昭传》:“秘而不露,使权得志,非计之上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mì ér bù lù
注音ㄇ一ˋ ㄦˊ ㄅㄨˋ ㄌㄨˋ
繁体祕而不露
感情秘而不露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严守秘密。
近义词秘而不言
反义词直言不讳、路人皆知
英语hush up(play it close to one's chest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反手可得(意思解释)
- 绿林豪客(意思解释)
- 为民请命(意思解释)
- 尽信书不如无书(意思解释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说雨谈云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走马观花(意思解释)
- 乌合之众(意思解释)
- 寸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国泰民安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- 有风有化(意思解释)
-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(意思解释)
※ 秘而不露的意思解释、秘而不露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老马识途 | 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囊萤映雪 |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 |
冰解的破 |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 |
旦夕之间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杀手锏 |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 |
刑期无刑 |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。 |
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取而代之 |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内心。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团团转 | 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珠联璧合 | 珍珠联成串;美玉合成双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