贿赂公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贿赂:因请托而私赠财物;公行:公开做。指公开行贿受赂。
出处《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》:“内外勾结,转相引进,贿赂公行,赏罚无常。”
例子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痛骂‘刮民党’腐败无能,贪赃枉法,贿赂公行,官贼不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huì lù gōng xíng
注音ㄏㄨㄟˋ ㄌㄨˋ ㄍㄨㄥ ㄒ一ㄥˊ
繁体賄賂公行
感情贿赂公行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补语、定语;指公开行贿受贿。
近义词贿赂并行
英语Bribery is openly practised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攀龙附凤(意思解释)
- 大有可为(意思解释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- 肝胆过人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百无一是(意思解释)
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※ 贿赂公行的意思解释、贿赂公行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血气方刚 |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。血气:指精力;方:正;刚:旺盛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嘘寒问暖 | 问冷问热;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。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。嘘:缓缓吹气。 |
披肝沥胆 | 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 |
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
居重驭轻 |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高步阔视 | 同“高视阔步”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
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