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壤之判的成语故事

拼音tiān rǎng zhī pàn
基本解释壤:地。天和地,一在极上,一在极下,比喻差别极大。
出处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老张享受的是精神,真是天壤之判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天壤之判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天壤之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灯蛾扑火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:“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,倒来戏弄老娘!正是灯蛾扑火,惹焰烧身。” |
好说歹说 |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,说我们都是乡邻,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。” |
零光片羽 |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 |
将功补过 |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 |
寸步不离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 |
和风细雨 | 南朝 陈 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 |
敏而好学 |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 |
大树将军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军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 |
抛砖引玉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 |
经纬天下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