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走苏台的成语故事


鹿走苏台

拼音lù zǒu sū tái

基本解释比喻国家败亡,宫殿荒废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伍被传》:“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。”


鹿走苏台的典故

西汉时期,淮南王刘安想当皇帝,在东宫召见伍被一起议事,封伍被为将军。伍被说:“王安得亡国之言乎?昔子胥谏吴王,吴王不用,乃曰:‘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。’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,露沾衣也。”刘安不听劝阻,结果叛乱失败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鹿走苏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胡作非为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或诬好吃懒做,或诬胡作非为。”
倒栽葱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3回:“照脊梁一拳,打个不提备,跌了一个倒栽葱,把一个小孩子也丢在路边啼哭。”
一无所有 《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二百五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3回:“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
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
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,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