惶惶不可终日的成语故事


惶惶不可终日

拼音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

基本解释惶惶:恐惧不安的样子;终:完。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

出处郭沫若《我怎样写<青铜时代>和<十批判书>》:“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,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惶惶不可终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惶惶不可终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倾家荡产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董和传》:“货殖之家,侯服玉食,婚姻葬送,倾家竭产。”
金屋藏娇 清 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23回:“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,周庸祐也恋着雁翎,各有金屋藏娇之意。”
日日夜夜 洪深《青龙潭》第二幕:“这里,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,车的晕倒在水车上。”
缘悭分浅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缘悭分浅,不获再睹丰仪。”
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,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谢扶民《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》:“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,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。”
不卑不亢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今天,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,他必须避免硬碰,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。”
罄竹难书 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