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人之利的成语故事


渔人之利

拼音yú rén zhī lì

基本解释渔人:比喻第三者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
出处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6卷:“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,得些渔人之利。”


渔人之利的典故

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,燕王派苏代去赵国劝阻赵王,给他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晒太阳,鹬去啄它,蚌夹住鹬鸟的长嘴,双方争执不让,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的故事。如果燕赵发生战争,秦国就像渔翁那样吞并燕赵。赵王放弃了战争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渔人之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反手可得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
功亏一篑 《尚书 旅獒》: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”
秋高气和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九回:“却说小燕便服轻车,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,那时秋高气和,尘软蹄轻,不一会已到了门口,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。”
辙鲋之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车辙中有鲋鱼焉,曰‘我东海之波臣也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掉舌鼓唇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9回:“妆女的呈娇献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杀鸡取卵 希腊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》: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,从而一下子发大财,结果却一无所得
蝶粉蜂黄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
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下临无地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