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无主的成语故事


五色无主

拼音wǔ sè wú zhǔ

基本解释五色:指人脸上的神采;无主:无法主宰。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。

出处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知分》:“禹南省,方济乎江,黄龙负舟,舟中之人,五色无主。”


五色无主的典故

传说舜统治时期,禹奉命治理黄河水患。一次禹带人渡长江巡视,在江心见一条巨大的黄龙从江水里冒出头来,船上的人大惊失色,五色无主。只有禹镇定自若,对黄龙说他可以视死如归。黄龙听了禹的话,只好沉入江底溜走了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五色无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付之一炬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
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鉴影度形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2回:“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,一齐摆出仔细瞧看,或者寸纸,或者只字,鉴影度形,一概俱无,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。”
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
遁世离俗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言而无信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云天雾地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。就是有点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