妍皮不裹痴骨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án pí bù guǒ chī gǔ
基本解释妍:美丽;痴:痴呆。美好的皮不包痴呆的骨头。比喻美好的外表定会有聪明的内心。
出处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:“召见与语,超深自晦匿,兴大鄙之,谓绍曰:谚云‘妍皮不裹痴骨’,妄语耳。”
妍皮不裹痴骨的典故
晋朝时期,慕容超自以诸父在东,担心被姚氏所用,就假装行乞。前秦人看不起他,只有姚绍认为他是个人才就要姚兴给他官位。姚兴召见他,慕容超故意隐匿自己的才华。姚兴十分鄙视他,对姚绍说:“自古说的‘妍皮不裹痴骨’,此话不真。”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妍皮不裹痴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胡作非为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或诬好吃懒做,或诬胡作非为。” |
倒果为因 | 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,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。” |
不屑一顾 | 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 |
不折不扣 | 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 |
力所能及 | 唐 裴铏《传奇 韦自东》:“殿于宏壮,林泉甚佳,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;似驱役鬼工,非人力所能及。” |
反唇相稽 |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 |
见多识广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还是大家宝眷,见多识广,比男子汉眼力,到胜十倍。” |
河鱼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 |
肝胆过人 | |
薄暮冥冥 |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