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行草偃的成语故事


风行草偃

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

基本解释行:过;吹过;偃:卧倒;倒伏。风吹过来;草就倒伏。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;下级一律绝对服从。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风行草偃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风行草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38出:“落叶归根,丰城剑回。”
苦口之药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牝鸡司晨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俭以养德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
铁树开花 明 来集之《铁氏女》:“顿开鹦鹉笼,扭上鸳鸯配。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。”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
扭直作曲
湖光山色 宋 吴自牧《梦梁录》:“杭城湖光山色之美,钟为人物,所以清奇杰特,为天下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