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荒地老的成语故事


天荒地老

拼音tiān huāng dì lǎo

基本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。

出处唐 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”


天荒地老的典故

唐宪宗时期,诗人李贺到长安应试,因避父亲名讳被取笑参考资格,他在酒店里十分痛苦,借酒消愁。主人给他讲西汉主父偃和唐朝马周的故事,他即兴作《致酒行》:“主父西游困不归,家人折断门前柳。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荒地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脆而不坚 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这是我命中注定,该做他家的女婿。”
浪费笔墨 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
骨肉离散 《诗经 唐风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时也。君不能亲其宗族,骨肉离散,独居而无兄弟,将为沃所并尔。”
穷乡僻壤 宋 曾巩《叙盗》:“穷乡僻壤、大川长谷之间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钱,无告籴之所。”
穷家富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3回:“再者银子虽多,贤弟只管拿去。俗语说得好:‘穷家富路。’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繁文缛节 宋 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卞议》:“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
路无拾遗 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、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、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、路无拾遗、器不雕伪,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