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膏肓之疾膏肓之疾的意思
gāohuāngzhī

膏肓之疾



膏肓之疾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

出处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
例子必欲闻之,则当先之以卑辞,中之以喜色,则膏肓之疾,不劳扁鹊而自愈矣。(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一)


基础信息

拼音gāo huāng zhī jí

注音ㄍㄠ ㄏㄨㄤ ㄓ ㄐ一ˊ

感情膏肓之疾是贬义词。

用法作宾语;指绝症。

近义词病入膏肓、不治之症

英语disease that is beyond cure(fatal disease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膏肓之疾的意思解释、膏肓之疾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债台高筑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。形容欠债很多。
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。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。
此一时彼一时 指时间不同,情况亦异,不能相提并论。
经帮纬国 经、纬: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,引申为治理、规划;邦:国家。指治理国家。
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老马识途 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
满天星斗 星斗:星的总称。布满天空的星星。比喻事情多而杂乱。后形容文章华美。
节用裕民 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
多多益善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厌其多。
翩翩起舞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。
处之泰然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
阿世取容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
销声匿迹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
惜指失掌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掉以轻心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
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
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
半路出家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。
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
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
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冲锋陷阵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
将伯之呼 指求人帮助。
道山学海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
各行其是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
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