扛鼎拔山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
出处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'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'”
例子有扛鼎拔山之勇,经文纬武之才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二回)
基础信息
拼音gāng dǐng bá shān
注音ㄍㄤ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
繁体摃鼎拔山
感情扛鼎拔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力大无比。
近义词拔山扛鼎
反义词手无缚鸡之力
英语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天经地义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婆婆妈妈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法不阿贵(意思解释)
- 金玉满堂(意思解释)
- 倒载干戈(意思解释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释)
- 冠履倒易(意思解释)
- 饱学之士(意思解释)
- 将错就错(意思解释)
- 地平天成(意思解释)
- 惩恶劝善(意思解释)
- 指手画脚(意思解释)
- 夺其谈经(意思解释)
- 跃然纸上(意思解释)
※ 扛鼎拔山的意思解释、扛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鸥鸟不下 | 鸥鸟不愿飞下来。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,加倍防范。 |
习非成是 |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刻骨铭心 |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逢人只说三分话 |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 |
主忧臣劳 |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擦肩而过 | 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。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千里命驾 | 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