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闻目击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击:接触。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
出处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刘汀州书》:“仆不佞,于世之杰士仁人,……皆耳闻目击,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,遂得附名骥尾,以诏不朽,岂非幸欤!”
例子秦牧《花蜜与蜂刺》:“这类素材,显然和他在狱中耳闻目击的事情有密切的关联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ěr wén mù jī
注音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ㄐ一
繁体耳聞目撃
感情耳闻目击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所见所闻。
近义词耳闻目睹、耳闻目见
反义词道听途说
英语hear and see for oneself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路风尘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损人不利己(意思解释)
- 大包大揽(意思解释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释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※ 耳闻目击的意思解释、耳闻目击是什么意思由文库宝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| 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。 |
动荡不定 |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空费词说 |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无关紧要 | 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轰轰烈烈 |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
振聋发聩 |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